在2010 年召开了第一次"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",拉开了各方援建新疆的大幕,八一钢铁在内的新疆钢厂陆续开始大规模投产。新疆的粗钢产能从 2010 年的 1010 万吨迅速扩张至 2015 年的 2530 万吨。2013 年新疆投产高炉产能接近 700 万吨,截止 2013 年底,新疆地区共有高炉产能 2270 万吨,主要为 2011-2012年计划投产的项目,具体包括三大类:
1、八一钢铁、新兴铸管等大钢厂的扩建项目;
2、新疆建设兵团扩建项目;
3、特种钢项目。
截止2015 年,新疆共有钢铁企业 140 家左右,钢铁产能共 2530 万吨,其中 1220 万吨分布在乌鲁木齐及周围,北疆其他地区 420 万吨,南疆地区 720 万吨,东疆地区 170 万吨。产能的大幅扩张导致供给增速和需求增速产生了严重不匹配,产能利用率开始出现大幅下跌。疆内的粗钢产能利用率从 2010 年的 80%下降至 2013 年的 50%; 2014-2015 年疆内钢铁产能继续扩张,受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影响,钢铁行业整体利用率下降使疆内粗钢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滑至 29%的低位。从而,对无缝钢管行业也会有一定的影响。
去产能叠加打击"地条钢",疆内市场供需矛盾得到缓解。2016 年政府开始积极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的供给侧改革。新疆钢铁行业"十三五"规划提出化解过剩产能 685 万吨,减少中小钢铁企业数量,提高产业集中度,使区内排名前 3 位的钢铁企业产能占钢铁总产能的 90%以上。
新疆钢铁行业"十三五"规划目标
乌昌地区1000万吨,以宝钢集团八钢公司为核心,以优钢产品为主。
北疆地区300万吨,以伊犁为核心,加快整合力度,以建材为主。
南疆地区400万吨,充分利用当地和周边国家的矿焦资源,充分发挥大企业优势。
东疆地区100万吨,充分利用铁矿资源,加快上下游产业链合作。
新疆合计1800万吨,化解过剩产能 700 万吨。
2016 年,在新疆制定去产能任务 90 万吨,其中包括伊犁、昌吉、喀什3州4家企业,截止 2016年9月底,任务中4家企业的冶炼设备拆除工作全部完成,90万吨的去产能任务全部完成。在去产能的同时,新增钢铁产能收到严格限制。新疆钢铁行业"十三五规划"提出新疆将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,严控钢铁产能总量,不得以任何名义、任何方式核准、备案建设新增产能项目,不得以技改的形式扩大项目产能。
除以上统计内产能外,新疆还存在大量的统计外的中频炉企业,新疆地区有地条钢企业 17 家,1.5 吨~50吨的中频炉117台,中频炉产能400万吨。这些企业的产能多数不合格,且企业在环保和安全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。由于新疆的废钢价格和电费成本较低,中频炉企业的生产成本极低,使得本就供需矛盾突出的新疆钢铁市场更加混乱。2017年,国家开始取缔"地条钢"和中频炉,并要求在 6月30日前全面取缔中频炉,大量的中频炉企业开始退出生产。在5月21日的国家取缔"地条钢"转向督查反馈会检查过程中,新疆自治区领导介绍全区"地条钢"企业已经全部停产。停产的地条钢企业涉及产能约400万吨,按照 50%的产能利用率计算,每年的统计外产量约 200万吨。
|